学述人物 | 陈婧:谈学生高阶思维培养
陈婧
重庆南开两江中学初中英语教研组副组长。
西南大学英语教育专业,连续三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毕业至今,已在重庆南开中学从教13年。
曾两次获得 “重庆市初中英语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初中英语课堂优秀课展评现场说课 第一名”及“最佳语音语调奖”。
英语教学中,秉承“Education is not the filing of a bucket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的教育理念,让轻松活跃的课堂和创新有效的教法帮助学生说好英语、学好英语。
教学效果突出,培育众多优秀学生,如:2016年重庆市中考状元 黄之易(清华大学在读);2019年重庆市高考状元 刘昶(清华大学在读);偶像组合TF Boys成员 王源(伯克利音乐学院在读)等。
编辑:
在您看来,学生的高阶思维是什么?具体在学习中有何表现?
陈婧:
课堂是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重要阵地,在高阶思维培养过程中,教学课堂可以进行怎样的实践?本期学述开辟“名师访谈”栏目,对话重庆南开两江中学初中英语教研副组长陈婧老师,一起探索学生高阶思维培养。
编辑:
在您看来,学生的高阶思维是什么?具体在学习中有和何表现?
陈婧:
根据布鲁姆认知分类金字塔(Bloom’s Taxonomy),高阶思维能力是“analyzing, evaluating, and creating”, 即“分析、评估、和创造”。就英语学科而言,高阶思维的中的“分析”是指把文本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评价”是属于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高层次。我们英语学科体现在要求学生理性地深刻地对文本或某一观点的本质或者价值做出有说服力的判断,综合自我内在认知和外在信息,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创造”位于认知分类金字塔的顶端,具备这一思维能力的同学不仅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作者的观点和逻辑,还能将作者的观点和逻辑迁移应用到其他学科或者自己的生活中,能够衍生出符合逻辑的、能够影响别人的观点或者立场。
编辑:
在您看来为什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陈婧: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重在提升学生在英语方面的能力,但是在英语学习中语言与思维向来不分家,对学生进行高阶思维的培养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英语学习能力提升。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是提升学生语言与思维能力的中介,而初中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奠基阶段,更应该重视对其进行高阶思维培养,这样才能为其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辑:
根据您多年从事英语教育的工作经验来谈一下,英语学科教学中是怎样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的?
陈婧:
高阶思维的培养往往产生于复杂的问题情境、详细的问题分析等活动中,需要通过专业的训练方能获得。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高阶思维培养能够帮助学生主动思考所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创造力,全面提高其各方面思维能力,既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我们一般会在课程学习前以情境进行问题导入,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度。以学生较为熟悉的情境进行问题导入,结合即将学习的知识特点和内容呈现形式设置合理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合理设置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引发他们对于文章内容的想象,通过深化其思维来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思维敏捷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课程学习中层层设问,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避免灌输型教学方式,而要以层层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问题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老师们会针对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链,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找到问题的答案,而最重要的是,由于问题本身的关联性,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中会增设“further thinking”这一环节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我们在“further thinking”环节设置的问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critical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等方面的思维能力,具体体现在帮助学生客观评价、理性分析和创造性性思辨。
编辑:
初、高中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水平有何区别?
这对于教师在初高衔接中的教学有何不同要求?
陈婧:
初中侧重形象思维,重在记忆;高中侧重抽象思维,重在理解。初中是英语积累的重要阶段,受语言能力的限制,初中相对高中而言思维会简单一些,而高中思维则比较缜密,更具有逻辑性,趋于成熟。学习课本,掌握基本原理,做复习资料,提高理论的变通能力。在高中阶段,孩子往往会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基本上能理解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实践等的辨证关系,能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间题。高中生的思维结构趋于稳定,并基本完整与系统化。由于高中生理论思维的发展,思维结构的内部关系更加协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认知与非认知因素等形成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而使他们的思维的功能更完善,思维的效率更高。
初中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中学开始,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即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性水平转化。到了高中,这种转化初步完成。这意味着青少年的思维或认知趋向成熟。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过度,实现初高中衔接“软着陆”,初三的英语课堂教师会着重设计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的课堂活动,同时教师还会通过淡化标准答案来打破常规和弱化思维定势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此外,引导学生进行反向思维或逆向思维也很重要。它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
编辑:
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高阶思维形成呢?
陈婧:
学生周围的一切都会对他们的思维形成产生影响。比如老师的授课模式是否立足于培养高阶思维,父母的在养育子女上面的传统观念和固有观念,学生所处班级中周围同学的思维定势等都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编辑:
除了学校课程培养,还有哪些途径可以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吗
陈婧:
培养高阶思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学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提高学习意愿:学习是提高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提高学习意愿,积极探索知识领域,有利于培养高阶思维。
2. 拓展知识视野:了解更多不同类型的知识,增加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启发创新思维,发散思维。例如,读书、旅行等都可以拓展视野。
3. 思维训练:进行思维训练可以加深对复杂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提高思维质量和效率。尝试进行各种类型的思维训练活动,例如推理、逻辑、创造性思维等。
4. 分析和评估信息:在评估和分析信息时,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并综合使用多个来源的信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信息,提高思维水平。
5. 实践经验:通过实践经验,学习如何适应和解决不同的情况。这可以帮助学生没发现问题,并用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编辑:
你认为高阶思维培养与学生未来发展有何关系?
陈婧:
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高阶思维能力集中体现了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适应知识时代发展的关键能力。
编辑:
您能送给学生们一句话或建议吗?
陈婧:
最后跟同学们分享一句来自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勒内蒂卡尔的名言 “Cogito, ergo sum.”这句拉丁语的英译为“I think,therefore I am.”希望同学们能够努力成为勤思、敏学、创新的学习者。
转载自:《课堂内外·学述》2023/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