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节 | 探知学科本味,开发多元智慧——聚焦学科特色实践活动
重庆南开两江中学2023年教学节“四有·五品,淬金·铸魂”系列活动,从多个维度对课堂实施、教学效果提出要求。课堂教学的成效应有广阔的生活外延,让学生获取学科知识,掌握学习方法,真正有所收获。教学节期间,语文、数学、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学科结合自身特点及学生学情开展了特色纷呈的学科特色实践活动,孜孜不倦探求学科的本味。
语文“翰墨题云笺,逸笔书经典”书法大赛
一横一竖,呈现汉字的烟尘与风雨
一撇一捺,笔尖流动着厚重或飘逸
一笔一划,蕴含世间万象墨韵芳华
传承汉字文化,致敬经典之美。同学们以笔墨书凌云志,借书法表公能心,点点翰墨,飘香校园,传承古韵。
数学“多棱镜”展
“绳结天地”中
以简单的线段勾连数学与美学
“缤纷勾股”里
用图形的延展生长创意的大树
“翻转动点”内
借高尔顿钉板找寻突破的机会
绳结天地
以简单的线段勾连数学与美学
缤纷勾股
用图形的延展生长创意的大树
翻转动点
借高尔顿钉板找寻突破的机会
一个个奇妙的图案,一棵棵美丽的勾股树,一次次突破限制选择“分布”的机会,同学们在亲手制作、绘制数学作品和参与数学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深刻感受数学之美,领略思维之趣。
实物展出的“专利展”,由熊雷、赖倩两位教师设计的角平分仪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同学们利用实际操作的机会,感受角平分仪器的便捷,领略数学无穷探索,无限创新的魅力。
化学文化节系列活动
异彩纷呈的成果展览
展现学与思的创意
创新实践的实验比赛
赋能破与立的成长
以初三年级为主的自制净水器成品展、以高一年级为主的自制酒精灯成品展以及特色选修课成果展,将化学融于学习生活,展现化学可视、可感、可思之美。
自制净水器成品展
自制酒精灯成品展
特色选修课成果展
以高二年级为主的创新实验比赛,挖掘实验的原理,激发思考与创新的干劲,在竞技之中解锁创新思维的奥妙。每一位同学都以更直观的方式感受到化学的生活化呈现。
创新实验比赛
政治“我和我的祖国”创意展
旧物改造,融入家国的情怀
DIY图画,镌刻时代的印记
同学们以慧眼看旧物,妙手绘图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作与设计能力,有机融入爱党爱国元素,用一个个精美绝伦的作品,弘扬中华之魂、培养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在“少年中国”的芳华和风采中,激发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历史“千年历史‘活’起来——历史文创产品展览”活动
或画或写或剪或捏
制作妙趣横生文创
一步一景一时一物
感知千年历史底蕴
三星堆青铜面具的Q版手办、绘制着“千古一帝”秦始皇画像的团扇、草船借箭的连环画、画着唐朝仕女图的帆布袋、郑和下西洋的船舰模型、以《新青年》为原型设计的“觉醒”书签……同学们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借助黏土、扇子、卡纸、颜料等等材料,将历史融于手中,制作出了一件件生动形象又富有创意的历史文创产品。
丰富的展品吸引着师生频频的驻足与停留,每一份奇思妙想和心灵手巧都是一个个“行走的记忆”,诉说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沧桑与不朽。
生物“心想事‘橙’”学科特色实践活动
理清水果品种渊源
建立起生物的眼光与思维
立足本土水果优势
增强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
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践行着环保的态度与理念
奉节脐橙、万州红橘、丰都锦橙、长寿沙田柚、江津广柑、梁平柚、潼南柠檬……品种丰富的重庆柑橘是名副其实的优势水果。
立足5种重庆柑橘品种(万州红橘、潼南柠檬、奉节脐橙、长寿沙田柚、江津广柑),梳理“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同学们深入了解,直观感受,识别不同水果的品种,品尝多种柑橘的口味,票选心中青睐的“选手”,洞见格物致知的乐趣。
活动现场,同学们利用废弃的橘皮,学习制作橘皮清洁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断窥探包罗万象的自然奥秘。
立足学科内涵,以学科眼光链接生活,不断学以致用,以创意思维展现自我。一系列的学科特色活动,既有思维的风暴,又有实践的运用,形式多样,动静相宜,在愉悦的氛围中,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提升了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学科的内核所在,展现出南开学子力学笃行的求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