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青年人该追的“星”!
谁能想到,当年让中国卫星姿态控制“当惊世界殊”的灵感火花,竟是在两个苹果和几根牙签的“游戏”中迸发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当神舟飞船划破苍穹的轨迹成为时代印记,“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早已成为新时代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必修课”。为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科学素养、锤炼坚韧品格,学校特邀重磅嘉宾—神舟飞船控制系统原主任设计师、著名航天专家陈祖贵先生来校,作客第45期南开讲坛,以“弘扬航天精神·点燃科学梦想”为主题,开启了关于浩瀚宇宙与坚定信念的深度对话。
陈祖贵先生的夫人,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重庆市航空航天学会、重庆市两江三乐青少年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綦江区、武隆区、江津区、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相关单位领导与航空航天领域科技工作者代表,以及我校学生近1000人共同参与了此次盛会。
校长杨华跃致辞
杨校长首先对陈祖贵先生及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和感谢。杨校长表示,自南开两江中学建校以来,始终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校训,在航天教育领域,倾注热忱,深耕细作,取得了显著的航天教育成果。我校被认定为重庆首个“航天未来人才培养基地校”,获评“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全国天文科普教育特色校”,学生和教师团队也在各类活动中屡获佳绩。希望同学们能从今天陈祖贵先生的报告会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让航天精神的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让科学梦想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主题报告
陈祖贵
个人介绍
陈祖贵,重庆江津人,早年就读于江津中学,后考入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师从控制理论家童世璜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荣立一等功2次,二、三等功各1次,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此外,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航天奖”“载人航天金质奖”等殊荣。他以技术权威和果敢作风被誉为“航天奇人”。王永志院士评价其全姿态捕获技术“为神舟飞船提前做了免费试验”,而《人民日报》称其创新“当惊世界殊”。他的奋斗历程不仅是我国航天事业从追赶到领先的缩影,更诠释了“特别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学生代表为陈祖贵先生献花
从陈祖贵先生与国家领导人以及航天英雄杨利伟等珍贵合影中,可以看到他辉煌的航天人生。他介绍道,20世纪70年代,苏美航天大国已实现用计算机精确控制卫星姿态,而当时我国卫星姿态控制尚未采用计算机。面对这一差距,陈祖贵先生深感“有责任、有义务改变我国卫星姿态控制的落后面貌”。经过不懈努力,他成功应用计算机控制的卫星发射升空,其姿态确定和控制精度、姿态稳定性等主要技术指标一举跃居国际先进水平。从此,我国卫星控制全面迈入了计算机应用的新阶段。
陈祖贵先生还向同学们分享了他科研路上的趣事: 他曾将两个苹果中的一个插上三根牙签模拟带坐标的卫星,另一个当作地球,独自沉浸在这个“苹果游戏”中。正是在这看似玩耍的过程中,灵感突至!他立即提笔演算,将灵感转化为公式。这个源于“苹果游戏”的灵感,最终催生了“当惊世界殊”的创新成果——卫星全姿态捕获技术。
40多年来, 陈祖贵先生负责过两个返回式卫星型号,共11颗卫星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试验工作。还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的GNC系统设计与研发,对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与返回起到了关键作用。发明了卫星全姿态捕获技术、卫星应急控制器和卫星偏航机动控制等新技术,为提高我国人造卫星、航天飞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现场交流中, 陈祖贵先生风趣地聊起中学时“瞌睡大王”的趣事,并多次深情表达对恩师田家法的感激之情。他深情感谢党和人民的培养,感谢恩师的教导,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最后,他勉励在场同学:唯有勤学苦读,方有光明前途。
陈祖贵先生及各位领导为学生赠书
学生感言
初2027届12班 李咏骏
聆听院士讲述神舟五号研发历程,字字句句直击心灵。他用朴实话语,将那段攻坚克难、突破技术封锁的岁月娓娓道来,无数科研人员的坚守与拼搏仿佛就在眼前。这场讲座不仅是航天知识的分享,更是一场精神洗礼,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航天人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伟大情怀。
初2027届12班 汤钦然
聆听陈祖贵爷爷讲述用铅笔尺子设计火箭的往事,我深受震撼!陈爷爷那句“再难的题也要解,再远的目标也要追”,像火种点燃了我心中的航天梦。这宝贵的精神,是照亮我学习道路的明灯。我决心从认真学好每一门课开始,努力探索科学奥秘,未来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初2027届16班 刘沛宸
听了陈祖贵爷爷讲述他的航天故事,我深受触动。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奉献了几十年,参与卫星、飞船的研究设计,攻克诸多技术难题,发明多项关键技术,让我国航天水平大幅提升。他身上对航天事业的热爱与执着,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创新,深深激励着我。我要向陈爷爷学习,努力学好知识,为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航天梦想照进现实。
航天精神,是勇攀高峰的执着,是探索未知的勇气,更是代代相传的信仰。本次讲座既是对中国航天事业辉煌成就的崇高礼赞,也是对南开两江学子科学素养的激励。航天精神不仅是科技的探索,更是梦想的坚守。南开两江中学始终以“公能”精神为引领,以航天教育为纽带,为培养更多胸怀祖国、放眼未来的创新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