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Ed演讲第十三期丨From Inner Self to Outer World
点击查看视频
当内在的微光遇见辽阔世界,会迸发怎样的能量?
在南开两江TED-Ed第十三期舞台上,11位少年以“From Inner Self to Outer World”为坐标,展开一场思想远征——有人从游戏方块中窥见创新密码,有人从静默深处里听见呼吸之诗意,有人从真菌弹射孢子中解码自然法则。他们用简短的TED风格演讲证明:探索自我的深度,决定了拥抱世界的广度。作为全球140个国家TED-Ed学生社群的一员,这些年轻的声音正撕掉标签、突破认知茧房,让内在星火点燃改变现实的勇气。
TED-Ed现场
To Pay or Not to Pay for Knowledge: A Modern Dilemma
丨知识付费:一个现代困境
李滢灵
有人说知识是人类共同财富,应免费共享;但有人认为付费是对创作者的尊重,更是促进创新的燃料,知识付费是对劳动的认可。当低收入个人和学者能自由获取知识时,他们更可能提出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新想法、解决方案和发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可资助教育平台,使某些高价值的知识资源更容易为公众所接受。答案不在对立,而在平衡。
Why Stubbornness Wins: How to Shift Perspectives
丨为何固执常胜:改变认知的艺术?
陈昕妤
当闺蜜吐槽你的荧光笔“巨丑”时,当小孩抗拒西兰花时——我坦言:“我就是固执本固!” 但研究发现:人类宁吃蟑螂也不认错。固执的真相是:大脑把认错等同于死亡威胁,所以人们会在文具审美战里死守阵地。如何说服对方呢?一、化辩论为共情;二、重复输出:像洗脑神曲般温和输出观点;三、用身体语言加持:叉腰站成超人姿势,对方会莫名觉得你更可信。真正的赢家不是吵赢的人,而是懂得维系关系的人。
Beyond Knowledge: When Imagination Takes Flight
丨知识之上:想象力的飞跃
邓世家
当别人说《我的世界》只是游戏时,我在这款玩了十年的沙盒里看到了更多。从5岁笨拙地堆砌方块,到和伙伴共建奇幻城市,我深刻体会到:这里不仅是游乐场,更是想象力的训练基地。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游戏里天马行空的创造,正是现实创新的雏形;多人协作完成史诗建筑的过程,教会我们如何将幻想变为现实。愿大家重新审视兴趣的价值,用想象力激活改变世界的勇气。
The Hidden Cost of Our Tech Addiction
丨科技成瘾的隐性代价
何宇杨
电子产品上瘾是个严重的问题。尽管有些人不够重视,但它已影响近 2.4 亿年轻人的睡眠。为引起大家关注,我用沉迷电子产品的例子,引用查尔斯・杜奇书中的 “习惯论” 深入分析,建议大家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关注现实生活而非虚拟世界。
The Quiet Superpower
丨安静的力量
武若然
人们常问:“为什么这么安静?”科学表明,内向者的大脑对多巴胺更敏感。我的内向特质让我意识到:内向是混乱扫描仪、细节显微镜——研究证实团队有内向者能减少失误。若世界只剩喧嚣,谁按暂停键?谁听见呼吸蜕变?当你遇见安静同学,别问“为何沉默”,试问“你发现了什么”。安静不是缺陷,而是独特设计。世界需要烟火,亦需星光。
The Magic of Curiosity
丨好奇心的奇妙魔力
刘张博乐
我选择 “好奇心的魔法” 这一主题,主要是想激励同学们多提问,别让自尊心扼杀好奇心。因为好奇心能让我们不断成长。从我的个人经历出发,希望大家理解好奇心能创造奇迹。
Decoding Chinese Animation: Nezha 2’s Success Blueprint
丨破译国漫密码:《哪吒2》的成功之道
赵天添
众多影迷见证了《哪吒2:魔童闹海》16亿的票房。在这样光鲜亮丽的票房数字下,隐含着几代中国动漫人的呕心沥血。我们通过一场时光之旅,探秘中国百年漫画史的成功密码。
Golden Ratio: The Universe’s Hidden Design Language
丨黄金分割:宇宙的隐秘设计语言
黄子潇
贝类螺旋的生长角度,帕特农神庙的立柱比例,甚至你手机APP的图标位置。这些让我们觉得"顺眼"的事物,背后都是0.618的魔法。数学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世界有序的美学说明书。当我们匆匆掠过日常风景时,它正静静编织着万物和谐的经纬。下次你看见向日葵的籽粒排列、听到喜欢的歌曲副歌进点,不妨想想:这个瞬间为何打动我?数字是否在暗中起舞?愿我们都拥有发现数学之美的眼睛,让逻辑与诗意在思维中共鸣。
The Unseen Battlefield: Confronting Bullying
丨隐形战场:抗击欺凌指南
雷滢芳
当欺凌阴影笼罩时,如何守住安全防线?从数据出发,呼吁同学筑牢自护意识:一、即时求助:遭遇肢体推搡、刻意孤立或网络攻击,立即告知师长。二、智慧干预:发现他人被欺凌时,优先确保自身安全,迅速报告老师。三、保留证据:网络霸凌内容及时截图,通话录音备查。现场通过表决互动证明:90%的伤害可被阻止在早期阶段。记住:你的声音能点燃希望,一次报告或许挽救一生。
Fungal Snipers: Pilobolus, Sphaerobolus & Lycoperdon
丨真菌狙击手:弹射孢
杨一洲
在隐秘的微观战场,真菌进化出令人惊叹的生存智慧。投帽菌利用水球透镜聚焦阳光,精准弹射孢子至六米之外。炮弹菌凭借加农炮式结构发射粘性孢子球,其速度堪比子弹。而马勃菌则在遇水时触发生化炸弹,释放腐臭烟雾扩散孢子。这些策略暗藏深刻的自然法则。自然从未停止创造奇迹。当我们遇见那些不起眼的真菌时,请记住,它们正以超乎想象的方式,不断书写着生命传播的壮丽史诗。
Confidence Rewired: How to Create Your Own Luck
丨自信重构:创造幸运的科学
张馨幻
当因念错“latte”脸红或像J.K.罗琳收到第12封退稿信时,真正的转机始于在颤抖中行动。实验证明挺胸问路者获助快3倍——姿态改变结果。如同应聘者坦言“我愿学习”,将“欠缺”变为录用通知,这印证了运气公式:自信×准备=机遇。快速提升自信有三招:每天做件“有点怕”的小事;接纳“搞砸是宇宙的提醒”;用超人站姿两分钟提升自信激素。“运气是自信与机会的化学反应”,当你相信自己,世界便会回应。此刻起,请把“我不行”换成“试试看”,把“等运气”变为“开门迎”。终有一天,你点咖啡的嗓音会如晨钟清亮。
台上聚光灯熄灭,思想的涟漪却刚刚荡开。
当邓世家在《我的世界》里搭建出连接想象与现实的长桥,当武若然用安静的雷达扫描喧嚣中被忽视的细节,当张馨幻将“等运气”的迟疑改写为“开门迎”的行动宣言——我们清晰地看见:所有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与追问,其最深层的动力与最宝贵的答案,往往根植于对内在自我的理解与信任。 正如陈昕妤在挑战中领悟到的:“表达的核心,在于真诚地分享那些常被忽视的深层思考。” 这些年轻讲者用他们的声音,生动注解了TED-Ed的精神内核:表达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点燃共鸣的火种;勇气并非无畏的喧嚣,而是直面内心后向世界发出的独特信号。
每一个“Inner Self”(内在自我)的深度探索,都在为“Outer World”(外部世界)增添一份新的可能。此刻,这份探索的火炬已传递至你我手中——你心中的那片星火,准备好照亮多远的世界?
讲者感悟
邓世家
演讲后的感受与最大收获:演讲结束后,我收到了令我惊喜的反馈:同学说:“原来我在游戏里设计红石机关的脑洞,也是一种创造力!” 这让我真切感受到:一个好的演讲不是单向输出,而是点燃听众心中的共鸣之火,最大收获是学会了“从个人体验中提炼普适价值”:原本以为只是分享游戏经历,但通过结构化梳理,我发现其中暗含了“教育观、创新观、协作观”等多重维度。这也提醒我:生活中处处有值得挖掘的故事,关键在于用理性视角提炼感性经历,用共性价值连接个体差异。 最后想分享给大家:无论是游戏、工作还是学习,永远不要低估你“胡思乱想”的力量——或许某个看似“无用”的想象,正是未来改变世界的起点。就像《我的世界》里那句经典台词:“Where there is light, there is hope.”,而想象力,就是我们心中的光。
武若然
小时候常被问“为什么这么安静?”,直到在《内向者的力量》中读到“内向者的敏感是精密仪器,书页翻动即其社交语言”,这句话如钥匙开启心锁。我意识到“安静”常被误解,因此选择在TED-Ed舞台展现内向者的真实模样。这份特质在关键时刻化为超能力:商业竞赛中,当队友争论不休,我以思维导图梳理思路,看穿对手套路夺铜——安静并非缺席,而是深度参与。配音赛录制角色费莉西娅时,我捕捉她六年间呼吸从颤抖溪流到沉静海浪的蜕变,复刻每丝震颤令评委惊叹“呼吸会演戏”获亚军。这印证了世界狂奔时,总需有人为尘埃驻足丈量。内向是天赋:它是混沌中的扫描器,细节的显微镜。世界需要璀璨烟火,亦需静谧星光。我的内向不是系统漏洞,而是独特的源代码,更是改写世界的秘钥。谨以这份安静的力量,献给所有静默改变世界的灵魂。
陈昕妤
演讲的整个过程充满挑战又让我受益匪浅。为了活跃气氛,我设计了互动环节和夸张的幽默桥段——有些玩笑起初被当真,好在后来澄清了戏剧效果。虽然遇到小问题,但都顺利化解。演讲灵感的来源很偶然。某天望着窗外走神,思绪飘到演讲上,瞬间陷入恐慌。无论练习多少次,登台紧张依然存在。但就在那时灵光一现:何不探讨一个“人们常想却少被深究”的话题?回家查资料后很快确定了方向。出乎意料,查资料反而是最简单的部分。真正的挑战在于建立自信、选定主题以及背诵超长讲稿。而最艰难的时刻,莫过于活动当天站到观众面前的那一刻。尽管老师和家人给了很大帮助,但我深知自我依赖才是关键——毕竟只有你最懂自己的想法。这次经历让我收获了宝贵的演讲技巧、更强的自信,以及应对未来的经验。如果你有机会站上舞台,请一定尝试——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更出色。
教练寄语
陈果 | Jason
看着少年们站在光里剖开自己的内心——有人捧出游戏里搭建的幻想城邦,有人展示安静中淬炼的思维导图,甚至拆解真菌孢子里的弹射公式——我忽然想起古希腊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但今天他们用行动改写了下半句:“认识你自己,是为了更深情地拥抱世界。”邓世家在方块堆叠中重构现实法则,武若然用静默校准时代的喧哗,张馨幻将咖啡杯里的困窘炼成自信的星火...这些从“我”走向“我们”的史诗,无声印证着TED-Ed最珍贵的真义:当内在星火点燃时,光自然会长出翅膀。请永远记住这个夜晚你们交付的答案:黄子潇的黄金比例不是公式,是万物共鸣的韵脚;雷滢滢芳在隐形战场竖起盾牌,把“保护”铸成动词;杨一洲显微镜下的真菌狙击手,原来在教人类如何轻盈地生存。教育不是填满容器,而是点燃火炬。而你们举着火把走向世界的姿态,已然在回答那个终极命题:“如何让渺小的自我与辽阔时代共振?”——答案从不在远方,而在每个灵魂向深渊跃入时,在世界上溅起的永恒回响。请守护好这簇火光,它终将照亮人类走向彼此的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