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开两江学子在首届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中斩获三金

发布时间:2022-12-04 11:09:0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jpeg

 

近日,首届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南开两江中学团队表现突出,在“航天创意设计-火星家园创意赛”、“航天创意设计-月球探索创新赛”、“太空探测-星球资源运输挑战赛”项目中,共斩获三项全国一等奖。

 

17.jpeg 

18.jpeg

19.jpeg


赛事解读

 

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是由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指导,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主办的航天竞赛活动,是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公正性以及影响力的全国性比赛。大赛设航天创意设计、太空探测、航天工程与方案设计三个竞赛单元。

 

课程介绍

 

为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南开两江中学打造航天学习平台,建有航天馆和航天科技教育实验室,且配备专业的航天科技综合实践设备。南开两江中学作为重庆地区首个“航天未来人才培养基地校”,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探索“中学生+新创意+新技术+新设计”的科创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推进航天特色科技教育课程的开发。课程重视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思维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借助项目和技能学习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切实完成航天未来人才培养基地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功能模拟卫星探究与制作》课程

21.jpeg

 

为帮助学生了解有关卫星的最新进展,培养、储备卫星研究领域的基础人才,南开两江中学开设《功能模拟卫星探究与制作》课程。通过富有启发性的讲解,结合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了解卫星结构、基本原理、系统应用和发展趋势。在《功能模拟卫星探究与制作》课程中,学生团队充分考虑了卫星在火星工作的实际场景,利用智能硬件结合方式,自主设计出基于人工智能的火星探测器结构。

 

《无人驾驶月球车》课程

23.jpeg

2.jpeg


随着“嫦娥一号”至“嫦娥五号”的成功发射,中国一步步将“上九天揽月”的神话变成现实,“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等探月工程已在规划之中。

南开两江中学在《无人驾驶月球车》课程中以“月球基地建设”为核心驱动性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PBL),兼具真实性、复杂性与趣味性。该课程聚焦典型探月工程中的挑战性任务,将航天问题的解决过程转化为学习活动,结合螺旋上升式的问题链,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实现学科知识渗透。围绕月球探测项目,学生团队对核心问题进行系统化重构,制订任务计划书,经过广泛的收集资料、实地调研与合作实践,实现无人月球探测车的结构与功能设计,在模拟月球地表环境下完成验证实验。

 

《虚拟仿真编程》课程

3.jpeg

 

围绕AI技术与航天科技,南开两江中学开设《虚拟仿真编程》课程,将三维创意设计、虚拟仿真、人工智能、图形化编程等多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将抽象的人工智能知识及技能可视化呈现,有效解决了课堂教学与真实场景割裂问题,强化了学生的实践体验。

 

课程精彩瞬间


4.jpeg

5.jpeg

6.jpeg

7.jpeg

 

教师团队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专家顾问团队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学生感想

 

 15.jpeg

周煜

 

从最开始出于兴趣的尝试,到最后成功走到全国总决赛,这次比赛使我受益匪浅。虽然我们团队理论基础薄弱,但我们具有持之以恒的钻研态度,查找专业资料、研究与优化卫星结构设计、多次理论与实践培训,无数次答辩的演练,都让我们收获满满。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前沿的专业知识,还感受到了团队合力的强大,更是克服了对舞台的恐惧,勇敢自信展现出自我风采。梦想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

 

 16.jpeg

江易航

 

从小就对航天领域充满了兴趣,只因那浩瀚的宇宙展现出无限神秘的色彩。我经常会思考,一望无际,广阔无垠的空间中是否还存在着与地球相似的生物圈?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航天领域,我报名参加了“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期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专业论文,不仅拓宽了我在航天领域的见识,还提前了解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向来不善言谈的我,通过这次大赛也能够清晰地向别人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当然,在这次的比赛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反复的剖析与推敲,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最终在团队商讨下完美化解了问题,就这样提升了自己团队协作能力。总之,我稇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