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舞台探索未来教育——2022课程创新中心工作回顾

发布时间:2023-01-03 18:14:15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png


这一年的旅程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时代的巨变和生活的激流中

我们仍奋力划桨

从南开两江出发

到重庆的山水中

到中国的广袤中

到世界的丰富中

共同描绘未来教育的样子

将全球胜任力的种子播撒到

每一个学子的心中

 

课程创新中心

 

当今社会,科学、人文、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方兴未艾,课程创新中心在国家战略风向标的指引下,致力于培养21世纪跨学科的知识融汇者和面向未来的终身学习者。在跨学科的创新实践中,学生立足本土,明确自我的身份认同;关注全球议题,理解人类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重要意义。2022年,我校集齐IB、A-Level、AP三大国际课程资质,进一步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世界青年”。

 

12.png

(IBO官方授权书)

 

23.png


课程创新中心所开展的跨学科课程、研究项目与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21世纪读写能力。以英语为工具,同学们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探索知识,使用或传统或新颖的多种媒介,全面、高效地表达想法。在这个信息高速传播、不同领域深度交融的时代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与工具。

 

34.png

跨学科阅读既是对英语能力的提升,也是多学科知识积累的过程。兼具实用与深度的阅读,让语言学习从“学英语”过渡到“用英语学”。

“文学地图Literature Landscape”整本书阅读中,同学们品味本土与国际文学名家作品,探索人类文明的精神支柱;“经济学之夜”研讨会上,同学们合作分析经济学期刊,挖掘经济现象背后的人类行为与商业规律;“Pink Power女性力量”主题阅读中,多文化背景的女性故事与其中的女性精神与力量给予同学们观察世界的新视野;“Walk Two Moons亲子共读会”则借助于一本书的联结,让父母与孩子共思考、共交流,从两代人的视角将字里行间的道理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37.jpeg

文学地图之“Paper Towns”主题沙龙

 

38.jpeg

“经济学之夜”主题阅读

 

39.jpeg

女性力量主题阅读

 

40.jpeg

Walk Two Moons亲子共读会

 

41.png

跨学科的学习与研究需要同学们在进阶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将英语从目标学科转换为学习工具,从而实现跨学科知识的积累与探索。

在中美双师“科学英语”课程中,同学们阅读、分析英语材料,提取科学知识,合作完成科学探索项目;“建设碳中和校园”项目制学习在该领域专家代春艳教授的指导下,记录校园碳排放足迹,撰写碳排放报告,为实现校园碳中和提出自己的建议方案,部分方案入选中科协“‘科创筑梦’助力‘双减’”优秀案例。

 

2.jpeg

“建设碳中和校园”项目制学习

 

3.jpeg 4.jpeg

校园碳排放调研报告

 

5.png

跨学科活动需要同学们实践所知所学,让英语语言能力为深度表达与创造提供支持。

《The Rhetoric 诚辞》英文写作杂志汇集同学们的生活观想与学习延伸,TED-Ed演讲则集结同学们在生物、心理、艺术等多领域的思考。英语即兴演讲比赛中,同学们运用英语语言与逻辑,表达立场、支撑观点。模拟联合国活动让同学们以世界眼光与情怀,综合多领域知识,有理、有效地回应全球议题。今年八月,南开两江中学荣获“世界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最佳团队”荣誉称号,15名学生获得“国际理解力特别提名”,更有5名同学在高级别会议中获得“世界青少年领导力特别提名”。

 

image.png

“诗与光”诗歌展优秀作品

 

9.jpeg

TED-Ed学生演讲

 

10.png

《The Rhetoric 诚辞》英文写作杂志

 

11.png

英语即兴演讲比赛

 

13.jpeg

2022世界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重庆会议

 

电子媒介给世界带来了更多的路径,而有能力理解运用多领域知识的人将拥有更多机会。学生们带着理解力与创造力继续前行,终会找到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舞台。

 

14.png


新工科教育通过书本知识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创新思维和多元视角的培养方面为学生夯实基础。过去一年,课程创新中心开设“诺奖计划”人工智能、科学英语、“建设碳中和校园”项目制学习等新工科课程与项目,助力学生体会科研乐趣,不断提升全球胜任力。多名学生产出智力劳动成果,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全国金奖、重庆市萌芽赛道选拔赛一等奖和创新潜力奖、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教师也在新兴工科的教学实践中发掘创意点,获得一种光学实验装置、一种U型管压强计等多个实用新型专利。

 

15.jpeg

明月湖“智慧创新”研学

 

16.jpeg

新能源汽车“出海计划”项目制学习

 

17.png

化学实验课

 

image.png

多名学生                李元政老师

                            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png


艺术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承载文化的符号。课程创新中心开设艺术鉴赏与设计、音乐创作、音乐剧表演、仿生设计等系列艺术类课程,用艺术的表达方式探讨技术变革、文化价值与创造力等议题,让学生用艺术感受世界,内观自我,传递思想。

艺术设计课程包括艺术鉴赏、平面海报设计、剪贴画创作、橡皮章雕刻、平板绘画、定格动画制作等,旨在鼓励学生创意表达。课程作品“碳足迹”转盘、用订书钉制作的校园模型、为自闭症儿童设计的森林学校等10余件亮相O’Kids国际儿童艺术节,从校园走向社会公共文化空间,参与公共议题讨论。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中国项目负责人牛磊、中国创意顾问和海外招生官Chris Jessick带来的“跨文化创新教育”艺术留学讲座,让学生了解了艺术设计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拓宽了对艺术设计行业的认知与想象。

 

21.jpeg

O'kids 国际儿童艺术节参展作品

 

22.jpeg

Parsons艺术设计留学讲座

 

音乐创意工坊课程围绕音乐理解和创作展开。音乐人黄雨篱老师将学生带入音符与乐章的世界,让学生建立音乐元素与内心感受之间的联系,吸收音乐最纯粹的能量。开办线上音乐会、成立乐队、发布新单曲……大大小小的活动记录着学生的音乐故事,承载着关于音乐的美好记忆。

 01.jpg

https://y.qq.com/n/ryqq/songDetail/354736599

(初2024届双语班学生黎蒙萌创作演唱,黄雨篱编曲)

 

音乐剧课程集表演、歌唱、舞蹈三大要素为一体。学生需要学习百老汇原版音乐剧,背下全英文的台词,分析、理解剧情和人物,再通过语言、声音和肢体来塑造自己的角色,最后集体呈现一台完整的演出。

 

25.jpeg

Bring it On音乐剧汇报演出

 

26.png


2022年,作为课堂外的学科延伸,五大类学科竞赛拓宽了学生的学科视野,通过主动探究与深入研讨,学科竞赛帮助学有所长的学生探索专业发展方向,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共攀高峰。

 

今年11月,双语班8、9年级的同学们在竞赛教练的支持下参加英国模拟商赛,22人6支队伍悉数晋级全明星队伍,能够在初中阶段学习经济学知识、进行模拟商战演练激发了同学们对未来涉足经济领域的热情,引发了对专业发展的思考,奠定了生涯教育的基础。

 

27.png

28.png


课程创新中心倡导体验式学习,积极延伸课堂的外沿,将学习的触角伸向周围社区与整座城市。

 

博物馆研学活动课程以探索精神寻根本土文化,培养民族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心,为跨文化交流打下坚实基础。“探索重庆”博物馆研学活动中,同学们开始全方位探索重庆:在重庆湖广会馆,感受明末清初重庆的移民文化、商业文化和建筑文化,思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意义;在重庆市规划展览馆,触摸这座山水之城的生长脉络,成为资深的重庆文化推广大使。

 

29.jpeg

重庆湖广会馆研学

 

30.png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研学

 

科创研学活动以实地调研为基础,让学生获得深度体验,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生动的行业观察视角。在三峰环保发电厂,同学们发现垃圾经处理能够变为电能和建筑材料,将垃圾处理的科学原理迁移到校园低碳方案的探索;在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同学们了解了创新驱动产业,感受了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

 

31.jpeg

三峰环保发电厂研学

 

32.jpeg

明月湖科创基地研学

 

33.png


重庆南开两江中学始终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态度,不断对外探索和交流,致力于为学生发展搭建平台,拓展边界。

 

2022年,我校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设考古研学课程,融合和发展传统文化和在地文化,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理解本土优秀历史文化;我校与全美排名第一的帕森斯艺术设计学院Parsons合作开设预科课程,共话跨文化创新教育,帮助同学们探索艺术设计留学的方向;我校与重庆市外事服务中心签署《外事与国际交流工作合作协议》,这将帮助我校进一步拓宽国际交流通道,促进建设国际友好学校;我校被OxfordAQA授予 Go Further Awards 2022,高质量教学成果获得认可。

 

35.jpeg

重庆市政府外办副主任冯子敏一行走进双语课堂

 

36.png

OxfordAQA授予我校 Go Further Awards 2022

 

未来,世界青年们将一直在路上,向着无穷的可能性前进。关心身边,也关心世界。在本土与世界的舞台上,以中国灵魂为内核,提升全球胜任力,在多元化的领域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