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问西东,岁月自成芳华——重庆南开两江中学2023年终盘点
2023年是加速重启之年。
应着“23”这个数字的神奇彩头,
“精神”“希冀”“激励”“向阳而生”等
23划的浪漫寄语,
从2023年之初便开始点亮。
2023年也是热爱得以绽放的一年。从“公能”德育到深耕教学;从课程立本到师训师传;从活动浸润到协同育人,追求“十分”南开的南开两江中学,将以10个关键词串联2023工作“迹”忆,凝聚热爱,躬耕前行。
关键词一:党建引领,“公能”铸魂
南开两江中学以党建为引领、以家国为导向、以“公能”陶心铸魂,坚持在课程中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体格,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在教科研、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多个角度施力,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中学教育。
公能·镜 党建系列活动|重庆南开中学校党委书记冉孟凯同志到校宣讲二十大精神
我校通过“开学第一课”、“青春遇见共青团”团课、“青春向党,奋斗强国”主题音诗画合唱比赛、“赓续红色血脉,奋发谱写未来”离队入团仪式暨颁奖典礼、红岩革命纪念馆研学活动、11.27缅怀先烈主题研学活动等红色思政课程,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敢担当、有作为的时代青年。今年学校更是被评为德育创新研修基地校。
主题团月系列活动|青春红五月,奋斗正当时
五四纪念 | 青春向党,奋斗强国——音诗画合唱比赛
行走的团课 | 铭记“11·27”:缅怀革命先烈魂,继承强国复兴梦
大思政讲堂 | 以法养行,长风气清
关键词二:深耕教学,科研引领
01教学提质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课程思政的育人路径,打造南开特色的优质、高效“金课”课堂,培养卓越的师资力量,南开两江中学举办了第四届“四有·五品,淬金·铸魂”教学节系列活动。通过信息化素养展评、青年教师优质课堂展示、青年教师教学素养与技能展示、名师课堂、名师讲堂、南开讲坛、学科特色实践活动、教师优秀成果与学生优秀作业展等具体活动,深刻挖掘了“四有·五品”金课的内涵,深度落实了课程思政、思政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
02教研赋能
在教研方面,学校致力于推动教研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建立了定期的教研活动机制,组织“联合教研”、“开卷有益”、“名师课堂”等活动,鼓励教师们进行教学交流和分享。同时,邀请各级教研专家及教育单位莅临指导,与我校教研组共同探讨,组织听课、评课、讲座等活动,深入交流学习。
03科研助力
科研是教育教学进步的内在动力。学校以规范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管理方式,一以贯之地将科研内核注入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了丰富的成果,促进了学校办学质量的内涵式提升和深入化发展。本年度,我校2项市级课题顺利通过结题,并获得优秀结题报告的荣誉;8个区级课题成功立项并顺利开题;150余篇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得荣誉,或在国家级、省级主流期刊中公开发表,含核心期刊10余篇。
渝北区十四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
本年度,学校与课堂内外杂志社合办的《课堂内外·学述》以“场馆学习”“深度学习”“高阶思维”为主题向全国征稿刊行,来自北京理工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国三峡博物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江津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等著名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建华实验亦庄学校、湖南长沙雅礼实验中学、四川成都七中、成都同辉(国际)学校、新疆乌鲁木齐八中、重庆八中、重庆凤鸣山中学、重庆瑞山中学等全国著名中学的一线教育同仁,纷纷来稿交流教育教学科研的思考成果。
关键词三:课程立本,一专多能
课程是教学发生的载体,是立德树人的阵地。重庆南开两江中学特色课程体系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逐渐成型、成熟,孕育出助力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的蓬勃动力。
01南开讲坛
作为南开两江中学特色课程的标志之一,南开讲坛为我校学子打开走近科学、浸润文化、体验生活、了解世界的大门,让同学们在校学习之余,能广泛接触和深入了解各个行业、不同领域,为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知识基础和精神动力。
02特色选修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托学校先进、齐备的教学条件,作为南开最具吸引力的特色选修课也在2023年焕发了新的魅力,52门课程涵盖了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与欣赏四个大类。南开两江中学特色选修课程在师生共同的努力下已经为一张亮丽的名片,书写着我校多彩育人的教育情怀。
03多彩社团
通过开设40余门涵盖含明星社团、体育类、艺术类、天文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六大类别的特色社团课程,南开两江少年的每一分热爱与投入,每一分灵感与努力,每一分个性与天赋都将被“看见”,从此梦想得以起航,少年自得光芒。
04体艺选项
学校为推动多样化的发展,本年度继续开设了一系列体艺选项课程,满足学生们对于不同领域的学习需求。体育和艺术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彰显着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和品质。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我校在本学年中将继续探索将体育、艺术教育与智育、德育和劳动教育相结合的“选项走班”新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05空中课堂
为丰富我校学生的学习资源、提升我校教师的数字化应用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技能,我校一直坚持打造“空中课堂”(也称“线上精品课程”)工程。“空中课堂”建立于2019年,迄今已形成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库,视频数量已超过1000节,点击观看的人数达50000余人次。空中课堂打破学习的时空边界,让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充分地学习。
关键词四:师训师传,蓄势蓄力
为进一步壮大我校卓越的师资力量,以《重庆南开两江中学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与《重庆南开两江中学名师培养方案》为指导,以“教师领航计划”“青蓝工程”“名师讲堂”“学述沙龙”“青蓝之声”为载体,举办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凝聚教育内涵、指向教师成长核心能力的培训活动。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李大圣《为未来而教,为未知而学》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英语研修员冯丽《学生思维进阶策略初探》
西南大学卓越教学中心主任胡航《深度学习——数智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深度学习发生机制与教学路径》
求新求变,增能增识—— 重庆南开两江中学第四期"教师领航计划"圆满落幕
传道授业,师亦有师——南开两江中学2023-2024学年度“青蓝工程”
关键词五:活动赋能,浸润成长
01以体育人
“无体育,不南开。”这一年,学校优化体育课程设置,积极开展体育活动,通过自编课间操“小城夏天”、运动会、军训活动、冬季长跑、高中体育联赛周等活动增强学生凝聚力,促进学生青春活力成长。
02艺术浸润
这一年,学校根据中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美术作品展、社团展演、校庆晚会、迎新年歌手大赛等校园活动,将美的元素、美的知识、美的创造融入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还公开出版发行了《艺述》杂志三期,通过艺术美育学生思维与心灵。
课程创新中心持续艺术教育实践,开设艺术鉴赏与设计、音乐鉴赏与创作、音乐剧表演、文创产品设计等艺术课程,让学生在艺术历史里沉淀,在灵感迸发时创造,在“美”的熏陶中思考。学生自组乐队、合唱团等音乐表现形式,拓宽了学生开启自身、感悟现实的路径。
03寓教于劳
勤勉务实,以劳笃行。学校通过“我为南开两江‘甜甜圈’代言”瓜果节融合育人,促进全面发展;以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为劳动教育契机,开展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发挥平台优势,组织开展“舌尖上的南开”特色劳育分享,积极实践创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润心的劳动教育路径。
04启智润心
育人育心,守护心灵。这一年,学校以学生心理疏导为中心工作,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开设心理课堂(累计65期),发表“心声”栏目(累计16期),持续推进“漫·话”栏目(累计114期)。
05城市研学
课程创新中心倡导体验式学习,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城市研学活动,希望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学习,还能把世界当作课堂。通过探访重庆考古研究院、钓鱼城遗址、川剧博物馆、明月湖协同创新中心、长安全球研发中心等研学基地,在真实生动的行业视角下触摸时代的脉搏。
06学科特色
本年度,围绕学科知识主线,深度融合时事热点和南开两江中学校园特色,学校联合各学科教研组组织开展了英语、数学、语文、化学、政治、历史、生物等富有南开两江特色的学科特色实践活动,孜孜不倦探求学科的本味。
07科创未来
南开两江中学专注于推动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深度探索,着眼于“赋能”与“拓局”策略的实施,追求科学教育的有机整合,我校通过举办“科技引领未来,创新改变世界”科技周、“少年乘风计划,新工科研学之旅”、“弘扬航天精神,拥抱星辰大海”等交流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08跨学科课程与活动
课程创新中心开展跨学科课程、活动及研究项目,打破学科与认知边界,引领学生于不同学科领域深度探究。在这个信息高速传播、各领域深度交融的时代,同学们通过浸润川剧文化、走进龙兴古镇、开展TED-Ed演讲、开展“经济学之夜”研讨,感知时代文化交融,找寻或传统或新颖的多种媒介工具,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争做善思独行的世界青年。
划好家校共育“经纬线”,激发“1+1>2”的效果。这一年,学校丰富家校合作的内容形式,发展各年级家委会,定制交通车,开展线上线下家长会,组织“是妈妈是女孩”特色家长开放日,“聚力·合力”家校共育活动,通过重庆之声《968家长热线》平台,开展南开两江中学专场周活动,通过分享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家校共育、体育等板块加强与家长的实时沟通。学校以多样化的家校合作方式,实现家校协同育人目标。
关键词六:凝心聚力,协同育人
学校发挥榜样家长引领带动作用,继续开设线上线下家长课堂,家长课堂以家校共育为话题,邀请专家、家长担任主讲人,分享教育经验、教育心得,通过共同学习探讨孩子成长中面对的困惑,建立家校有效沟通渠道和共同学习平台,凝聚家校协同共育合力。目前,学校组织总录制62期家长课堂,共担家校协同育人使命。
关键词七:对外交流,深化合作
01国际交流
秉承张伯苓校长“培养世界青年”的教育思想,课程创新中心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国际化与多元化的发展平台。我校与美国、英国、德国、泰国、韩国、瑞士、芬兰等国家的中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友好互访与课程共建;与英国伯明翰大学进行了线上师生交流,巴布亚新几内亚高等教育团、韩国师生来访团走进南开两江的语文及人工智能课堂,为师生提供文化交流与互鉴的机会,建构面向全球的教育伙伴关系,与世界共同探索教育的无限可能。
02国内交流
2023,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姜澜一行,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周鹏一行,南岸区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李智一行等到访南开两江中学,充分探讨与交流我校的教育理念与办学特色,在互动中拓展了我校的建设思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八:赓续前行,奋勇争先
2023年,南开两江中学芳华待灼,砥砺深耕,在科学创新教育、艺术教育展示、班主任工作建设、活动组织承办等方向硕果累累。科创方面,我校被授予“重庆市科普基地”“全国航空特色学校”“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天文科普教育特色校”等荣誉称号。活动组织方面,在重庆市第十届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在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全国总决赛,荣获“优秀组织奖”。在艺术方面,我校荣获2023年渝北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第八届“课堂器乐”教学成果展评暨学生管(民)乐团一等奖。在班主任建设方面,我校的今之南班主任工作室更是获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典型案例”荣誉称号!
关键词九:情系三尺,拾获山河
深厚的科研工作、多样的师资培训、丰富的课程体系,推动了我校教师的快速发展。2023年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彰显卓越风采。
在重庆市级及以上的优质课大赛、基本功大赛中,我校教师获得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
在重庆市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中,我校获得4节次重庆市级优课荣誉。
在重庆市渝北区优质课大赛中,我校10名教师获得一等奖,6名教师获得二等奖。
在重庆南开两江中学中学举办的微课大赛、优质课大赛和基本功大赛中,我校共有42位教师获得不同奖励,其中一等奖16项,二等奖22项。
在2023年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首届名师骨干评选中,我校11名教师荣获“教学名师”称号,12名教师荣获“骨干教师”称号。
在2023年渝北区学科带头人学科名师骨干评选中,我校15名教师获得“学科带头人”及“学科骨干教师”称号。
关键词十:鲜衣怒马,风华正茂
01问鼎名校
课程创新中心2024年世界顶尖大学早申首战告捷,顶尖名校斩获颇丰。截止至目前,实现了英、美、澳、香港等国和地区世界顶尖大学的录取,首届毕业生问鼎世界顶尖名校帝国理工大学。
02国际赛事
课程创新中心的同学们不仅保证了各学科上的优异成绩,在课堂之外,借助学科活动的平台,在新工科、商业经济类、人文社科和语言四大板块,斩获国内外斩获奖项共计130个,其中41个国际级奖项,35个国家级奖项,24个区域级奖项和30个个人单项奖,做跨学科的知识融汇者,以面向未来的世界青年。
03科创引领
南开两江学子砥砺奋进,锐意进取,学生团队在多项科技创新竞赛中表现突出、捷报频传。我校学子获得1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国家级科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更在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青少年专利孵化展中获得一枚金奖和一枚银奖。在省市级赛事中,获得一等奖19项、市长奖、创新潜力奖,更在重庆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科技节中荣获“小科学家”和“小发明家”称号。
04体艺发展
体育能让青少年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美育有助于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塑造美好心灵。南开两江学子体艺并行,向阳而生,在各大赛事中,暂获佳绩。在重庆市中小学艺术特色学校师生书画艺术展评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2项;在网球、跆拳道、攀岩、浆板、花样跳绳等各大体育赛事中,荣获第一名21次,第二名9次,第三名12次。
龙行龘龘,欣欣家国,盛盛教育。
新的一年,
南开两江中学将继续
坚定师者理想与目标,
树立育人志向和抱负,
为培养五育并举,
个性发展的时代新人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