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紫家长学校 | 与孩子一起成长——重庆南开两江中学2025年春季家校共育活动
重庆南开两江中学青莲紫家长学校秉持“与孩子一起成长”的理念,搭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4月25日,初2026届和初2027届的家长们满怀期待踏入校园,与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教育良方。这场活动,不仅是知识与经验的交流,更是对孩子未来的共同谋划,承载着学校与家庭对莘莘学子成长成才的殷切希望。
集中家长会由初2027届年级主任王应汶主持
家长代表钟城先生发言
01.孩子成长的核心能力
初2027届13 班家长钟城先生,分享了关于培养孩子核心能力的经验。他谈到,孩子成长的核心能力由多个关键部分构成。热爱生活的能力是底层基石,需让孩子从日常小事发现美好、获得成就感,以热情拥抱生活;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中间支柱,要解决学习内驱力,探索高效学习方法;独立思考与合作的能力是上层建筑,需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团队中实现共赢;情绪管理的能力作为顶层能力,要精准识别和转化情绪。
02.家庭支持系统
在实践方面,他分享了家庭支持系统。他表示,家长应做孩子“爱生活的榜样”,用生活仪式感和真实生活体验让孩子热爱生活;做孩子“学习的同路人”,帮孩子建立正确学习观,引导自主学习,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做孩子“思考与社交的引路人”,培养孩子思辨与合作能力;做孩子的“情绪容器”,关注并帮助孩子转化情绪。
最后,他强调,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孩子并肩成长,彼此照亮和成就。希望家长们都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光,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温暖他们成长的路途,助力孩子全面发展,在成长道路上稳步前行。
杨华跃校长为钟城先生颁发“教子有方家长”证书
杨华跃校长讲话
01.家庭教育:永不缺席的“第一课堂”
杨校长认为:“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老师,父母的高度是孩子的起点,社会呼唤学习型父母。”杨校长以钟城先生一家的育儿经历为例,分析总结了育儿有方的家长、家庭和家教所具有的特点,剖析了孩子成长的背后,是父母对“留白教育”的坚持——不盲目补习,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核心能力。
南开两江中学始终倡导“家校共育”,不仅关注学生学业,还设立“家长学校”,每周邀请教育专家、优秀家长分享经验,并积极探索家校合作的新形式,目的在于让父母站得高,让孩子成长得好。杨校长呼吁:父母需成为“学习型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会成为孩子精神世界的养分。
02.内驱力:唤醒内心,激发热爱
杨校长指出,唤醒孩子的内驱力非常重要,甚至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是帮助孩子能够一直成长的核心。杨校长科学阐释了“兴趣——目标感——成就感——价值感”四维驱动模型,指出了激发孩子成长内驱力的方法。
兴趣:杨校长指出,兴趣是最稳定、持续的动力,著名导演饺子虽然是医学专业毕业,但因痴迷动漫而放弃原本的专业,投身动漫创作并实现了成功转型——这就是兴趣的强大力量。
目标感:“空洞的说教不如真实的体验。”杨校长举例谈到,医生家庭的孩子因从小接触医疗环境,自然萌生学医志向;相反,若父母只抱怨职业辛苦,孩子只会抗拒学医。他建议家长:“想让孩子走哪条路,现在就带他去体验——社交圈、职业现场,都是生动的课堂。”要将抽象动力转化为可操作路径,从孩子热衷的领域来切入设计“兴趣迁移”策略,通过共同设定孩子认可的、有真切体验的、唯一的目标,形成“华山一条路”的笃定信念。这种从兴趣锚点到价值升华的闭环设计,既点燃短期学习热情,更塑造持久成长动能。
成就感、胜任感:心理学中的“心流理论”指出,适度挑战能激发最大动力。杨校长阐释了“学习三区理论”,并提醒家长:总让孩子在“恐慌区”挣扎,只会压垮信心;在“舒适区”躺平,则毫无成长。家长需帮助孩子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每一次进步都成为甜蜜的奖励。
责任感、使命感、价值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的使命感,成就了伟人之路。”杨校长以校友周恩来为例,强调责任感对孩子格局的深远影响。“当孩子意识到学习不仅为自己,更为帮助他人、贡献社会,内驱力将永不枯竭。”
03.科学浇灌,静待花开
面对教育焦虑催生的“催熟心态”,杨校长倡导“静待花开”的智慧育人观。
人工智能时代,什么能力最稀缺?杨校长抛出答案:“知识会过时,但创新力永不淘汰!”他引用袁隆平的故事——成绩平平却热爱体育、音乐,最终凭创造力改变世界。“未来不属于‘刷题机器’,而属于敢想敢创的人。”
中国画的“留白”哲学,同样适用于教育。南开中学坚持将时间还给孩子,以发展兴趣、锻炼体魄。杨校长认为:“被补习填满的孩子,失去了做梦的空间。而想象力,正是创新的火种。”
按照青春期大脑前额叶发育规律,家长要理解孩子的决策冲动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杨校长建议,要以“脚手架式支持”替代简单指责,要通过多元智能评估识别孩子优势赛道,拒绝用单一分数衡量成长,让逻辑型、艺术型、社交型等不同特质都能找到绽放路径。这种在坚守与放手间的动态平衡,既尊重成长规律,又为个性化发展预留弹性空间。
静待花开,需要智慧的浇灌。教育的真谛,不是将孩子雕琢成统一的“模板”,而是唤醒其内心的火焰。正如杨校长所说:“若孩子能在兴趣中找到热爱,在目标中坚定方向,在责任中体会价值,他必将成为终身学习者,无惧未来挑战。”
最后,杨校长向全体家长送上寄语:与其焦虑,不如行动;每周留出半天“自由时间”,让孩子探索兴趣;带孩子接触不同职业,播种目标的种子;少说“你必须”,多问“你想成为谁”。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愿我们与孩子并肩成长,静待生命绽放独特的光华。
分班交流会
集中家长会结束后,初2026届和初2027届随即有序开展分班家长会。
教室内
班主任详细介绍班级规划
学科老师分享学习方法
家长们踊跃提问,热烈交流
温馨的氛围中
家校之间的沟通不断深入
共同凝聚起
助力孩子成长的强大力量
为共育英才筑牢坚实根基
初2026届年级主任敬军
课程创新中心主任吴黎
此次春季家校共育活动圆满结束,它不仅是一次相聚,更是家校携手新征程的起点。
通过活动
家长深入了解了学校教育理念
老师了悉心聆听了家长心声
双方情感更紧密
教育合力更强
未来
重庆南开两江中学与家长
将以爱为舟、以责为桨
助力每一位学子绽放光彩
成长为栋梁之材
书写辉煌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