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能日新启华章,以梦为马赴山海——重庆南开两江中学2025年秋期开学典礼圆满举行
朝阳初升,红旗飘扬,新学年的征程浩然开启。
2025年9月1日上午,重庆南开两江中学全体师生齐聚主田径场,隆重举行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
李南兰专职副书记主持典礼
Part.1升国旗,奏唱国歌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
拉开帷幕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全体师生肃立
行注目礼,高唱国歌
Part.2校长赠书授徽
重庆南开两江中学校长杨华跃
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
赠送《知爱南开》
Part.3校长杨华跃致辞
杨华跃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2028届新同学表示欢迎,并回顾了过去一学年学校在教学科研、班主任工作、科技创新、体育、国际教育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杨校长以今夏备受关注的话剧《大江东去我西来》和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为引,围绕奋斗与快乐、思考与创新、担当与使命三组关键词,向同学们提出新学期的成长寄语。杨校长指出,真正的成长,在于用抉择升华本能,用践行回应宣言,并鼓励同学们在新的学期以“公”心为舟,跨越时代的江海,以“能”力为杖,翻越成长的高山,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之处,写下无愧于南开、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翻越心中浪浪山
赓续南开公能魂
——在思考与创新中书写青春答卷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当九月晨光洒落青莲紫浸润的校园时,我们又一次站在新学年的起点。首先,我代表学校向2028届的新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希望你们在这里立志、修身、勤学、笃行。
上一学年,学校在各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教育科研方面,立项市级课题4项,区级课题12项,教师获市级优质课及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0项、市级及部级基础教育精品课共9项荣誉。班主任建设成效显著,今之南工作室获评市级十佳,且陶、以铸工作室入选市级班主任工作室;班主任获市区级奖项20余项,在《人民教育》等刊发表文章12篇,学校获市立德树人特色实践基地称号,3篇案例入选国家级典型。科技创新领域,学校入选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首届科学教育成果展,获重庆市科学普及创新校,与3所高校共建实验室;学生获世锦赛金奖1项,省级奖项20项。体育方面,“十分大课间”获区优秀案例,与重庆铜梁龙俱乐部共建青训基地,入选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及首批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校。国际教育中,双语班学生获近30项国内外奖项,包括JCCO全球金奖、CBPA全国一等奖;2025申请季获世界顶尖大学录取offer100余封。
荣誉属于过去,但教育与成长的探索永不止步。正如这个夏天,一场《大江东去我西来》的磅礴话剧震撼山城;一部《浪浪山小妖怪》用最质朴的动画语言叩击人心。这两部看似迥异的作品,却共同指向了关乎奋斗与快乐、思考与创新、担当与使命的生命命题。新学期伊始,我想围绕这三组关键词,送上我的寄语与祝福。
1.奋斗之乐:在攀登中品味价值
人生取得成功必然离不开努力奋斗。奋斗不仅是必经之路,更是一种可被品味和享受的快乐。尽管途中难免艰辛,但真正的奋斗者懂得在付出中汲取喜悦,在突破中获得满足。快乐也有层次之分:依赖多巴胺的即时快感往往短暂而浅层;而源于内啡肽的成就感,却源自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深层体验,它是一种高级的、能够助推我们走向成功的快乐,就像一次次翻越“浪浪山”,每一段攀登,都需要汗水与坚持,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扎根成长、绽放光芒。
2.思考之力:以创新照亮未来
在人工智能迅速崛起的时代,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价值,而它的源头,正是独立的个性和深度的思考。无思考,则无破题;无个性,则无创造——这也正是当前高考乃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核心要求。真正出色的学子,往往拥有在喧嚣中保持独立思考、在困境中开展深度思辨的能力。不必问“普通人有没有资格取经”,南开的教育,也从来不是为了打造无所不能的“超人”,而是培养具有“允公允能”精神、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时代新人。你们在社区服务中俯身的每一个瞬间,在科创赛场上大胆的每一次尝试,其实都是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新时代的“取经之路”。
3.使命之光:以担当回应时代
人的内在驱动力靠的是目标感、成就感、使命感。使命是事业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周恩来年少时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正是这份使命,指引他成为一代伟人。同学们也应当不断追问自己的价值与使命所在。使命感的培养,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担当:不仅是对自己未来的负责,更是对家庭、班级、社会乃至国家的主动关切。只有勇敢担当,才能点燃使命之光,照亮非凡人生。新学期的每一天,愿我们在问辩课堂中激荡思维,在体育赛场上锻造团队精神,在艺术创作里涵养人文情怀,让青莲紫不仅飘扬在校园上空,更流淌于血脉精神。
同学们,真正的成长,在于用抉择升华本能,用践行回应宣言。让我们在新的学期以“公”心为舟,跨越时代的江海;以“能”力为杖,翻越成长的高山。最终,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之处,写下无愧于南开、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谢谢大家!
Part.4高一新生代表发言
高一新生代表王天乐同学分享了初入南开的感悟与展望。他回顾了张伯苓老校长“教育救国”之志,呼吁同学们心怀梦想、敢作敢为。他分享了视障女孩王艺颖、历史人物左宗棠等人的先进事迹,并指出:逐梦之路,贵在得法,更需在磨砺中淬炼成长。王天乐同学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与全体同学共勉。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变局时代中,南开少年只有脚踏实地,用实干精神铸就破浪之锚,才能为南开续写辉煌,为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高一新生王天乐,非常荣幸能作为新生代表在此发言。
金秋九月,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值此南开新篇开启之际,我们仰观历史星河之璀璨,俯察时代英才之卓然,心潮澎湃,意气风发。鲁迅先生有言:“青春应当有朝气,敢作为。”站在人生新起点,我们当在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回望峥嵘岁月,张伯苓老校长于民族危亡之际,以高瞻远瞩之识,兴办教育,启迪民智,其“教育救国”之志,如明灯照亮后世。先辈们以赤诚与担当,助民族渡过难关。历史昭示吾辈:唯有脚踏实地,方能浇灌梦想之花。
然逐梦之道,贵在得法。梦想的彼岸,需要恒心为舟,毅力为桨。佛山视障女孩王艺颖,虽罹患无法矫正之眼疾,却以对音乐的炽爱为火把,从自学编曲到创作不辍,最终叩开星海音乐学院之门。她借助望远镜与放大镜,在模糊的世界里捕捉清晰的音符,用旋律打破生理的藩篱,奏响了生命的强音。我们的求学之路,亦难免遭遇看似不可逾越的“巨石”。然而,这些障碍往往并非铜墙铁壁,而是可拆解、可剖析的“碎块”。关键在于寻得阻滞的根由,秉持“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之信念,一点一滴去琢磨,一步一印去攻克。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纵使险峰亦可登临。
逐梦之途,更需在磨砺中淬炼成长。“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人生并非坦途,而挫折与困境恰是成长的催化剂。清代名臣左宗棠,41岁才开始崭露头角,前期虽怀济世之才却壮志难酬,然其志未泯,终在平定内乱、兴办洋务、收复新疆等大业上立下汗马功劳,彪炳史册。古稀之年,犹抬棺西征,捍卫疆土,其坚韧与担当,令人敬仰。反观自身,在求学路上,考试失利、一时困顿,亦在所难免。此时,万不可沉湎于过往的失意。须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更稳健的站起。人类的伟大智慧,正凝聚于“等待与希望”。时间与坚韧,终将抚平伤痕,助我们翻开人生崭新篇章。
亲爱的同学们,巍巍南开,学府圣地,乃梦想启航之港湾。当我们跨越山河沟壑,终会发现姹紫嫣红常在幽微处绽放。南开赋予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精神坐标。让我们以爱国为魂,以创新为翼,以求进为帆,以实干为桨。以“公能”精神砥砺品格,以卓越追求引领方向。愿我们每一位南开人,都能怀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践行“为公”的志向,涵养“求进”的锐气。
今日,我们以南开之名相聚;明朝,我们将以奋斗之姿远航。站在人工智能掀起变革、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路口,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变局时代,只有脚踏实地,用实干精神铸就破浪之锚,才能为南开续写辉煌,为时代贡献青春力量!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Part.5升校旗,奏唱校歌
全体师生齐唱校歌
歌声回荡在整个校园
也为新学年按下“启动键”
新学年,是希望的开始,是成长的又一起点。愿每一位南开两江人都能在这里放飞梦想、收获成长,在时代的浪潮中扬帆远航,以卓越成就诠释“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