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势不可挡!南开两江教师再获全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近日,2025年重庆市初中物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决赛顺利举行,我校教师李元政执教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章第一节《磁现象 磁场》,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创新设计,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完美的现场演绎获得评委专家一致好评,斩获比赛一等奖!
李元政

重庆南开两江中学初中物理教师
墨尔本大学硕士
在2020、2022年重庆市物理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共获得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三项
合作持有使用新型专利7项
2024年渝北区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2025年重庆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课程设计
课程以《吕氏春秋注》中的“慈石引铁”引入,通过“盲盒实验”让学生亲手验证磁铁到底能吸引哪些金属。有趣的对比实验帮助学生破除“磁铁能吸引所有金属”的误区,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磁性的本质。再展开对于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等概念的讨论。注重多学科知识融合,打破物理与语文、化学、地理的学课的边界,并利用大量原创实验展示了磁体的多种应用。
自制引入视频
(文案、剪辑、配音均由教师独立完成)

课程内容与不同学课知识结合

由磁体的特点,提出问题“磁的作用是否需要接触”,引导学生领悟磁场的概念,并用观察风为类比引出对于磁场的观察实验。创新性地对传统学生实验方式进行了改进,解决了旧方法铁粉难以打扫、操作不便、无法在充分 “观察”磁场的同时指明方向等问题。

改进实验方案观察磁场(学生实验)

实验效果展示
播放自制视频,提出用“按照铁粉描线,再根据针的N极指向标注方向”的方法描述磁场。
磁感线引入视频(教师自配音剪辑)
结合利用小磁针和铁粉两种不同的实验方式让学生掌握磁感线的画法和特点。

磁针与铁粉相结合的磁场演示实验
在主体内容讲授结束后,教师呈现故宫布局的俯视图,引导学生观察故宫的走向。利用坊间传说讲解古人对磁偏角的理解和怀阴抱阳的平衡之道。并以探寻磁的无限可能,引申到磁的更深层次应用,升华主题,以对学生未来的期待为本科的结尾,完成课程的育人目标。

本课内容详实,设计新颖。围绕课程内容,教师设计了大量的原创实验方案和教学素材。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重系统性的掌握知识。创新程度极高,获得了在场各位老师的一致好评。

物理教研组
一节充满创意的物理优质课得以完美呈现,背后也离不开南开两江中学物理教研组对于李元政老师的倾力支持。重庆南开两江中学物理教研组是一个温馨而富有创造力的团队,一直以来,他们积极创新、善于思考、不断突破。

在资深名师赵家明、张国建、刘英的引领下,物理组披荆斩棘、屡获殊荣,不仅在各级各类教学技能竞赛中夺得一个个大奖,还凭借突出的研究能力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物理组的日常教学研究就是继承与创新的研究。创新是教学研究的主题,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作业与练习安排,甚至小到一份日常作业的标题都充满创新的味道。正是有了创新的基因,教师们总能于细微之处抓住灵感,大胆地对现有教学手段进行改进。除了组内之间的积极探讨和思维碰撞,南开两江物理教研组积极参加市、区、校级教研活动、教学比赛和课题研究。目前,有多项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创新与团结的优秀品质影响着每一位南开两江物理教师。在本次赛课准备中,物理组全员群策群力,对课堂的设计进行了反复优化和迭代,对行课中的细节进行了无数次的打磨。这一切努力的根本目的,始终是为了将创新的理念与团队协作的成果反哺于课堂,最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致力于培养具备科学素养与探索精神的时代新人。